1天狂买15万只青团,上海市民1天狂买15万只青团
- 9
- 2025-04-07 18:52:24
- 24
临海有什么特色小吃?
麦虾,姜汤面,面皮
临海麦虾,无人不识。水+面调和成面糊,用筷子或者菜刀利落地“割”入热汤锅里,一截截麦条在锅里浮沉翻滚,就像一尾尾灵活的大虾。麦虾在旧时候是穷人裹腹的食物,鲜少有肉虾,现在的麦虾里是真的有红艳艳的大虾,汤底浓郁,配料丰富
临海历史悠久,风景秀丽,可谓人杰地灵。在浓厚的历史人文氛围和平和散淡的临海性格的双重浸润下,临海产生了许许多多小吃,多的让人数不过来。临海的小吃是朴实的,是平民化的,在白塔桥头的饮食店,你可以看到西装革履的食客,也可以看到光着膀子的民工,男女老少,坐在热气腾腾的一碗碗小吃前,聊天说笑。逢年过节,家家户户都会做各种地方风味浓郁的小吃,十五羹、清明青团、四月初八乌饭麻糍、六月六漾糕、九月九重阳糕、冬至滚圆等等,一年一年,就在这样的酸甜苦辣的滋味中度过。作为一个生在临海长在临海的人,也算吃了十多年的临海小吃了,吃了那么多,不写点东西出来确实对不起这许多临海小吃,搜肠刮肚把我知道的小吃全列出来,也算是没白吃那么多。
一、 麦饼此物算是临海的看家小吃了,原来数台州酒楼做的最好,但沧海桑田,物是人非,台州酒楼已经不存在了。原来的几个师傅散到各处,但他们似乎再也做不出原来那种令人怀念的风味了。不过麦饼在临海街头随处可见,是不难吃到的。麦饼看起来像普通的煎饼,但往往难以做好,关键就在和面的软硬上,那是接近于面糊而又不是面糊的程度,没点功夫是掌握不好的。抓一团面,包入肉馅,擀成饼,上锅煎,然后用筷子在饼上跳出一个洞,倒入打好的鸡蛋,把洞合上,翻面再煎。这里就见和面的功夫了,太软,挑不起来,搞不好就成了面疙瘩炒肉末了;太硬,合不回去,就等着吃豁嘴的饼吧。同时面还要劲到,皮可以做的很薄,加上里面的鸡蛋,整张饼的口感就是滑嫩爽口、葱香四溢。
炎热的夏天,一碗清粥、一碟麦饼、一盆番茄,无疑是顿可口的午餐了。小时候,妈妈难得不在家,爸爸自然是懒得做饭的,于是带我往台州酒楼的大厅一坐,就这么吃起来,翘着腿,看着外面烈日下排队买麦饼的人们。
据传,戚继光在临海抗倭的时候,临海百姓家家户户做麦饼给戚家军作军粮。但麦饼薄,不耐饿,又容易坏,于是诞生了麦饼的“改进型”:加厚,中间穿孔,用麻绳串起,一串就顶几天的干粮,战士们吃着这种麦饼打跑了倭寇,这种饼也就被亲切地称为“光饼”。光饼我没见过,但让我联 想起了我老爸下乡时的一则趣事:老爸的室友从家返回,乐呵呵的说:“我带回一袋麦饼,大家都尝尝吧,自家做的。”老爸巴不得:“麦饼好东西啊,那就拿一个来尝尝味道吧。”“一个?!还尝尝味道?!”待他取出个饼来,老爸呆了,哪里是饼啊,分明是个磨盘嘛!老爸后来说,那饼味道也不怎么样。我怀疑,那种磨盘麦饼就是光饼的一种。
另外提一句,还有以咸菜冷饭作馅的麦饼,也算是临海一怪吧。
二、 蛋清羊尾
蛋清羊尾是上《中国菜谱》的道地临海菜,在上海一些大饭店也能吃到,是少数上得台面的临海风味小吃之一。三、 姜汁四、 麦油脂五、 羹八、 大饼九、 青团十、 炒米糖
十一、 豆面炒沙蚕
十二、 麦虾
十三、 白水洋豆腐、白水洋狗肉
十四、 麻糍
十五、 豆腐干煮镬
十七、 漾糕、酒盏糕、红糖馒头
十八、 豆腐圆
十九、 敲梆馄饨
二十、 糯米圆
二十一、 扁食
牛肉碎、大米面、炒面干、灰尘糕、蜜汁番薯、水晶番薯、番薯圆、吉鸿糕、油泡酥、核桃调蛋、桂圆调蛋、糯米油条、锅块、糖糕、厨面、重阳糕、蜂蜜炒栗等等等等,据说有百余种,我也只能列举这些了,余下的,有待大家一起挖掘了。
苏州有哪些文化历史?
苏州必逛景点
苏州最大的特点就是古镇多,为了保护古城,旧城区的楼层一般不超过10层。走在苏州城里,即使是现代化的建筑,也给人一种复古感。
穿梭在白墙黑瓦的楼房小巷,想起童年与小伙伴奔跑在古巷中,欺负别人家孩子的霸气模样历历在目。
1.七里山塘丨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
七里山塘是姑苏第一名街,街道水陆并行、河街相邻的格局实在优雅。与乌镇、西塘等不同的是,这里除了店肆林立,还有众多的会馆聚集,仿佛穿越回明清时期(脑补身后有个丫鬟,我一直不停买,她一直拿到手酸)。
登上一叶画舫,穿过古老的桥洞,看枕河人家的生活,粉墙黛瓦,斑驳的历史痕迹在你身边流淌,暂时忘记都市中的烦恼。
入夜了的山塘才开始热闹起来,唯美的灯光映射出昔日山塘的繁华。一条山塘河,一艘画舫,一杯香茗,点点的灯光,让你不知身处何年。美景醉人,柔橹销魂。
门票价格:街区免费 景点联票:45元
开放时间:8:00~21:00
地址: 苏州市金阊区山塘街65号
2.甪直古镇丨安静的小桥流水人家
相对于人生鼎沸的周庄,甪直(Lùzhí)比较安静,也比同里古镇稍小一些。这里的最大特色是水多,桥多,巷多,古宅多。
大大小小的湖泊、池塘和水池环绕着整个古镇,风格各异的桥与石头铺成的街道都让你不小心迷路在一个个的转角处。沿着河边白墙黑瓦的建筑,越往里走,越发现甪直最古老的模样,这里还有传统的古戏台,让你过一把昆曲瘾。
开放时间:夏季:8:00~17:30 冬季:8:00~17:00
门票:联票(不含张林园):78元 张林园:20元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晓市路
3.拙政园丨来苏州必看的园林
来到苏州,怎能不看闻名于天下的苏州园林?拙政园作为苏州园林的典范代表,山水萦绕,厅榭精美、粉墙黛瓦、庭院错落、花木为胜。花园有东、中、西三部分,东花园开阔疏朗,中花园则是全园的精华所在,西花园建筑精美。
不过,我倒很好奇,生活在这里的人是不是一副不谙世事,只玩花鸟的样子?秋季到苏州,或许会看到拙政园举办菊花展,漫步在团团簇簇、千姿百态的菊花丛中,别有一番“采菊东篱下,悠悠见南山”的闲情逸趣。
开放时间:7:30~17:30
门票:淡季(10月31日~4月15日):70元、 旺季(4月16日~10月30日):90元
地址:江苏省苏州市平江区东北街178号
4.苏州大学丨wuli以琛和默笙的定情之地
如果你有看过《何以笙箫默》,必定会对那遮天蔽日的校道,红砖堆砌的欧式风格教学楼有所印象,这就是苏州大学最美的特点。
没有现代化的建筑,没有浓厚的商业气息,斑驳的木质窗棂和古朴厚重的教学楼相得益彰,带给人一份安静,透漏出学术的深远。秋天的时候,满校园的银杏叶很是好看,坐在大草坪上,望着夕阳甚是舒服。
地址: 江苏省苏州市东环路50号
*
都说苏州是座慢都市,软绵绵的吴侬软语,姑苏城外寒山寺,在春夏秋冬都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
正值秋季,各位小伙伴还能去天平山赏苏州最赞的秋叶,到沙家浜看深秋的芦苇荡,走遍传说中苏州秋天最美的五条马路(道前街、桐泾南路、桐泾北路、南门路、虎丘路),在同德里、同益里的民国建筑群里感受这馥郁的苏式秋天韵味......
来到苏州要先吃
在我那么多年的旅行经历中,我一直以为沿海城市的海鲜才算得上正宗,例如青岛大虾(被宰过的血淋淋教训)、天津幼滑的鱼蟹、潮汕的生腌花甲等。
But 原来苏州的湖鲜才叫人间天堂!肉质肥美鲜嫩的阳澄湖大闸蟹、口感鲜糯的太湖大虾等让人欲罢不能。
在苏州走过的这一周,无论是满口鲜嫩的蟹黄还是小家碧玉般的城市布局,都让我对这个不建高楼大厦的“奇葩”城市产生好感。秋风又起,我带着你,你带着钱,我们一同去吃阳澄湖大闸蟹,在小桥流水人家的小巷里撑着油纸伞装一回文艺女青年。
在苏州,一年四季美食大不同,很多特色的时令美食不能一次性吃到,除非你在苏州待一年,才能把12个月的美食吃个精光。比如一月腊八粥、桂花糖年糕;二月青团、撑腰糕;三月酒酿饼、酱汁肉......而碧螺虾仁、黄焖河鳗等苏帮名菜更不得不尝。
看来苏州和成都有得一拼,关键是苏州的菜还能品尝一堆的人生哲理!不说了,老板,来只大闸蟹!
1.阳澄湖大闸蟹丨傲慢横行,总有被绑起来的一天
阳澄湖大闸蟹历来就是蟹中之冠,每年9—11月,母蟹成熟,吃黄、油多、味香。11月到次年3月是公蟹成熟,膏白粘嘴。
蟹壳打开后,肥厚的蟹黄与白色的蟹膏跃于眼前,浇上混着姜末的蟹醋,一口下去,肉质自然松开,油汁满满地渗出来,粉酥油黏。再将蟹腿掰下,轻轻噂一口,肉质细嫩鲜美,这是一般螃蟹无法比拟的。
推荐餐厅:莲花岛
地址:相城区莲花岛旅游度假区6号
2.生煎包丨做人脸皮不能太薄,肚子里要有货
苏州的生煎包绝对是浙江生煎排行榜的前五位,焦黄香脆的面皮包着分量十足的肉丸子,一口咬下去,吮吸浓郁的肉汁,咀嚼嫩滑的肉香,鲜甜味给人带来天大的满足感。
推荐店家:哑巴生煎
地址:姑苏区临顿路温家岸12号
3.苏式汤面丨想成功,再牛B,也得有人拉一把
苏州没什么多,就是面多,弱弱地问一句:苏州的孩纸不吃饭的么?据说苏州人的生活是从一碗面开始的......
与一般的面不同,苏式汤面以细刀面为主,一条一条地像阶梯一样形成平面。苏式汤面的浇头(即配菜)花样多,如焖肉、炒肉、肉丝、爆鱼、等。筷子一夹起,细腻滑爽,来一碗热乎乎的苏式汤面,猪骨、鳝骨熬成的汤清味鲜甜,酒酿的汤汁增添了一丝醇香。
推荐餐厅:同德兴(推荐枫镇大肉面)
地址:姑苏区十全街624号(近凤凰街)
4.响油鳝糊丨人生本来就有很多事是徒劳无功的
响油鳝糊是苏州的特色名菜,鳝糊上桌后盘中的油还在辟叭作响。深红色的黄鳝油润而不腻,鳝肉鲜美、香味浓郁。
泛着油光地把肥鳝盘踞的盘子上桌后,再将一勺滚油往鳝糊上一浇,烫得葱花吱吱作响,四周则弥漫出美好的油脂香和胡椒粉的味道,香气满桌,妙不可言。
推荐餐厅:得月楼
地址:姑苏区观前街太监弄43号
*
不说了!老板给我来盘大闸蟹!!!